?
首页 » 新闻动态 » 昔阳要闻 » 正文
脱贫 提升 小康 ——昔阳县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纪实
发布时间 :2018-01-11 08:34:10   作者:本站编辑   来源: 本站原创  浏览次数: 0  

        50年前,面对“七沟八梁一面坡”的恶劣环境,英雄的大寨人孕育了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。 

50年后,作为2017年全省首批、全市首个脱贫摘帽县,昔阳县委、县政府发扬大寨精神,在战略层面对脱贫工作进行了重新调整和规划设计,提出将全县322个行政村按照“脱贫、提升、小康”三个梯次同步推进的思路,走出了一条具有昔阳特色的脱贫之路。

正如昔阳县委书记王根元所言:“昔阳县必须强化举措,务实担当,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,确保在2017年底贫困村退出90%以上,贫困发生率降至2%以下,贫困县如期摘帽”。

 

以统筹扶贫模式为特色,以县为战、以村为体、以户为基,多措并举,夯实脱贫产业基础,实现集体经济破零,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

 

昔阳县大寨镇安家沟村,距离闻名于世的大寨村直线距离不到8公里。站在村内山西厚基伟业集团公司的观景台向下看,一排排红墙蓝顶的现化化鸡舍煞是壮观。

  天寒地冻,山顶正是风大处,可顺着小路跑上来的鸡维修工张海明却热气腾腾:“忙着呢,可忙得高兴,在这打工,一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,年终还有公司发的1000元分红,再加上政府光伏扶贫分的3000元,不用再愁日子不好过了。”

  安家沟村第一书记赵志德在一旁补充:“张海明是村里的贫困户,一家3口都有疾病,受益于县里统筹脱贫模式,家里的情况有了改善,现在整个人的精神气都和以往不一样了。”

赵志德所说的统筹脱贫是昔阳县在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中,针对各区域内资源、资金等要素不平衡,实践总结探索出的一种模式,具有普适性强、发展潜力大、可复制可推广的特点。

脱贫攻坚,产业基础是关键。昔阳县大力扶持贫困户借助已有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扶贫项目,通过企业带动、农业拉动、劳务促动、政策驱动、电商联运六种模式,发展种植、养殖、光伏、电商、旅游等特色产业,目前全县151个贫困村实现主导产业、带动主体、经济合作组织全覆盖,有劳动能力且有发展意愿的7035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,12411人通过培训具备了一定技能,实现了产业扶贫“五有”目标。

但是当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深水区,有不少深度贫困村面临土地贫瘠、资源匮乏,产业发展难的困难。为了不折不扣地兑现如期脱贫摘帽的庄严承诺,昔阳县立足实际、大胆创新,探索出赵志德所说的统筹扶贫模式。具体地说,在产业方面,通过统筹贫困村户、统筹项目运行、统筹政策资金、统筹利益联结,与山西厚基伟业集团、大象农牧集团合作,建立了肉鸡养殖扶贫基地,17个村组建的专业合作社入驻基地,1194户贫困户入股分红,形成“集团引领+龙头企业带动+合作社入驻+贫困户分红”的产业化经营与脱贫增收新格局,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有效聚集和资源的优化配置。

与此类似,在金融扶贫工作中,推行“贷资入股”模式,在光伏扶贫工作中,推行光伏联建模式,在集体经济破零方面,推行资产性收益。

张海明有一份务工收入,但对于赵壁乡黄岩村的乔巧莲来说,外出打工是一种奢求,自从2005年丈夫王爱林因建筑工地事故高位截瘫后,身边离不开人照顾。家里从此没有了经济来源,生活全靠政府补贴,日子过得捉襟见肘。

中午时分,推开乔巧莲家的门,略显局促的屋内暖暖和和,老俩口一个坐在炉火旁,一个斜靠在围炕头,说说笑笑地做着仿真花。

“这活儿最适合我做,不耽误照顾老伴。刚开始做的慢,现在熟练了,一天能做200多个,有10来块钱的收入,可以补贴家用嘛!”乔巧莲笑咪咪地说。

“现在村里有30多个贫困户像乔巧莲一样做仿真花,还有10户在村里成立的佳加服装加工有限公司上班,这都是县里抓劳务就业扶贫,实施“六个倾斜”政策带来的实惠。”黄岩村妇联主席赵红梅接上话茬。

“劳务就业‘六个倾斜’政策”也是昔阳县扶贫工作一个满含新意的热词。具体而言,就是坚持县内企业用工、县城服务性岗位用工、村级公益性岗位用工、村级资产租赁、村级工程项目用工、村级营业性摊点用工向贫困户倾斜。县里为此还引进了天津仿真花、山东服装制衣等劳动密集型“短平快”项目,采用“公司+车间+贫困户”的运作模式,让全县 4600余名贫困人口通过在家就能完成的简单加工,靠自己的双手实现稳定增收。

 

“双示范、双达标”百村示范工程为引领,将所有贫困村、脱贫村、非贫困村按照“脱贫、提升、小康”三个梯次同步推进,实现稳定脱贫和小康建设两手抓

 

昔阳县界都乡石门村是一个地处山沟深处的小村落,也是当地出了名的缺水村,村民吃的都是旱井里的天水。推开一户院落,男主人吕增寿笑着把我们迎进屋。几句寒喧刚过,老吕就兴奋地给我们说起村里打井的事。

据驻该村的第一书记田鑫介绍,今年,晋中市煤炭工业局扶贫工作队在昔阳县委、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投资192万元,在石门村和相邻的达井村之间打了一眼750米的深井,设置了3个供水点,一拧开关,清泉哗哗流出。石门、达井两村村民吃上了干净水、放心水,都觉得生活有奔头了!

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,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,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是不是可以将三者通盘布局、统筹谋划?昔阳县县长许利伟表示:“昔阳县紧跟中央步伐,高位谋划、通盘部署,提出将全县322个行政村按照“脱贫、提升、小康”三个梯次同步推进,在贫困村打好集中攻坚战,确保今年贫困村顺利退出。在脱贫村打好巩固提升仗,大力实施农村提升工程,在非贫困村瞄准小康目标,奠定致富奔小康基础,力争走出一条立足实际、富有特色的脱贫路子,为全省、全市脱贫攻坚‘当先锋、打头阵、作示范、立标杆’。”

为此,昔阳县在夯实的产业扶贫的基础上,将全县贫困村提升工程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,同步实施;将提升全县人民幸福指数与优化公共服务体系相结合,统筹推进。目前,全县已有57个贫困村像石门村、达井村一样,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,全县为此投资2279万元,实施了60处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,受益贫困人口1.44万人。除此之外,还实施了道路建设工程,实施便民服务工程,开展健康扶贫行动,推行教育资助全覆盖,在全省率先实行普通高中生学费全免。筑牢社会保障基础,保障对象达到了9432人

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为加快脱贫进程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。昔阳县坚持典型引领,开展了“双示范、双达标”百村示范创建工作。努力打造一批经得住检查评估、经得起学习观摩的示范村,通过示范引领、辐射带动,整体提升全县脱贫攻坚成效。自今年8月份以来,全县已打造双创“示范村”211个,占到行政村总数的65%,打造了一批示范村、带动了一批潜力村、提升了一批薄弱村。

  在昔阳县东冶头镇里峪掌村,记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创建“双示范、双达标”百村示范工程的效果。

  里峪掌村位于乔峪沟的最深处,三面环山,只有一条新修的水泥路通向外界,全村172户居民由低而高栖居阳坡,依靠山坡上的薄田艰难度日。

随着昔阳县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,晋中地税局帮扶工作队驻村,偏僻的山村蒸腾起新的希望。村里打了深井,两栋现代化养鸡棚与村子隔沟相望。特别是村里基础设施建设跟进,大街小巷全部硬化、安装了路灯、建起了文化休闲广场、卫生所、读报栏。干净整洁的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内,大师傅正在为村中的11位孤寡老人、低保老人、五保老人准备午饭,热气腾腾的锅灶,折射出了小村落热火朝天的生活。

 

  以“十个全覆盖”活动为统领,压实工作责任,锤炼扶贫队伍;以“两示范、一标兵”创建为载体,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

 

  天刚刚擦黑,昔阳县大寨镇洪口村的戏台上,就出现了许多忙碌的身影,昔阳县自编自导的大型现代晋剧《第一书记日记》第16场即将在这里上演。剧中三英村第一书记刘向英排除万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,深深吸引了台下观看的村民。但昔阳县扶贫办主任田彦斌在接受采访时却说,昔阳县453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的事迹比剧中的情节更让人感动。

在闫庄乡闫庄村,我们见到了驻该村的第一书记张晓莉,村委会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,就是她1年来的办公室兼住房。

“刚开始和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,村民们并不信任,认为是形式主义,心里就十分委屈,有时还抹眼泪。”回忆起刚来闫庄村时的情景,张晓莉不好意思地说。

面对矛盾和困难,张晓莉没有退缩,而是发挥女性的耐心和柔韧,跟村干部一起,通过一件件小事,慢慢地打开了村民的心扉。

  张怀民是村里最初最不愿意与驻村工作队交流的村民,2017年春天,他生病了,在阳泉市医院住院花了3万多元。听说他出院后在县医保中心才报销了9000元,张晓莉坐不住了,赶紧委托朋友查找他报销的情况,原来有好多本来可以报销的费用,他根本就不知道,没有提供凭证。最后,在张晓莉的细心帮助下,张怀民又报销回了不少钱。现在有事没事,张怀民总爱到村委会,找小张书记咨询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。

  最令张晓莉感动的是,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们的爱戴。今年暑期,两个孩子放假没人管,跟着自己住在村里。自已忙起来一天不着“家”,饭时饭点,都是村民们给孩子送饭。小孩子发烧,她忙着出去检查拆违治乱工作,村医主动给打针输液。  

一年时间过去了,在张晓莉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,闫庄村的贫困户都纳入了县供销社入股的西寨乡逸境种植合作社,每户每年有1000元的分红。同时,村里也成立了4个种养合作社,吸纳134户贫困户。

按照“县级统筹、乡抓落实、单位包村、干部包户”的要求,昔阳县四套班子领导主动联系帮扶151个贫困村,154个市、县帮扶单位派驻151个驻村工作队,每个驻村工作队联系一个贫困村,层层签订责任书,逐级立下军令状,实现了全县贫困村、贫困户帮扶全覆盖。

2017年秋天,昔阳县市县两级5000余名扶贫帮扶责任人陆续走进老百姓的田间地头,将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、了解扶贫政策落实到位情况与帮助农户秋收、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,确保提前脱贫目标圆满实现。

围绕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“双落实”,昔阳还在全县开展了包括入户访谈、健康义诊、教育资助、志愿服务、环境整治、文化下乡、干部培训、规模村日间照料中心、集体资产性收益、“两示范、一标兵”创建在内的“十个全覆盖”活动,以此为抓手,推动政策、资金、项目、资源向贫困户精准投放。

昔阳县三都乡西峪村村民王东鹏,因细心钻研、一心扑到养猪事业上,在村里开展的“两示范一标兵”评选表彰活动中,被评选为 “脱贫争先示范户”。

出西峪村往西走不远,就是王东鹏的猪舍,面积不算大,但干净整洁,2016年,帮扶干部帮助买的3头能繁母猪,在他的精心饲养下,已经变成了34头。

  “扶贫先扶志,帮钱帮物,不如激发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。我们就是要通过落实各种惠民政策,采取多种帮扶手段,让贫困户自己动起来,达到本质脱贫、永续脱贫、自立致富的目的。”昔阳县副县长、市直单位驻昔阳扶贫大队长李朝龙说。

  万涓成溪,终究汇流成河。正是扶贫工作队员们一点一滴的真诚付出,确保了全县扶贫产业落实到村,扶贫政策落实到户、帮扶措施落实到人。

  为了压实工作责任,锤炼扶贫工作队伍,昔阳县还出台了一系列考核办法和管理办法,加强对驻村帮扶干部的管理。对工作成绩突出,表现优秀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,经过严格考核后列为后备干部。在近期干部提拔中,76名驻村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受到组织推荐、提拔。达到了鼓励先进、鞭策后进、发现问题、调整对策、推动工作落实的良好效果。

稳定脱贫不是目的,全面小康才是方向。昔阳县将持之以恒地坚持脱贫摘帽与致富奔小康相衔接,坚持农民稳定增收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统一,坚持贫困村提质与乡村美丽建设相融合,坚持强化农村“三基”建设与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相结合,踏上全面建成小康昔阳新征程。(白续宏  任秀萍  张婷婷

上一篇 没有了
  相关文章
  •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!
设为首页   加入收藏   信息纠错
主办单位:中共昔阳县委、昔阳县人民政府    承办单位:昔阳县委县政府信息化中心

晋ICP备:12007460号
本网站所发布内容版权归主办单位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严禁止使用。